
主持人问他会不会允许英伟达向其他国家出售最先进芯片乐天盈配资,他干脆利落地回应“不会”,后来还补充说“我们不会把Blackwell芯片给其他人”。

可谁能想到,就在一周前,英伟达刚宣布给韩国发去超过26万片BlackwellAI芯片,这波操作直接让英伟达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政策急转弯
特朗普政府对AI芯片出口的态度,真的跟变脸似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早前他们还发布过人工智能蓝图,明确说要向盟友扩大AI出口,当时市场都以为英伟达的Blackwell芯片要打开国际市场大门了。

本来以为这政策能稳一阵,结果没几个月,风向就完全变了。
特朗普在专访里把Blackwell芯片夸得不行,说它比其他所有芯片领先十年。
他的核心想法很明确,就是不想让其他国家拿到这种尖端技术,怕对手获得和美国同等的优势。
不过他也留了个小口子,说不是完全不让交易,只是不能卖最先进的版本,言外之意就是可以给简化版。
这种政策上的摇摆其实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拜登政府卸任前搞过一个《人工智能扩散框架》,按国家分级限制芯片出口。

特朗普上台后,一开始说要取消这个限制,当时英伟达、甲骨文的股价立马就涨了。
可大家慢慢发现,取消旧规则不代表放松,反而可能是换了种更严的方式。
后来就有消息说,他们要搞“全球许可制度”,还计划对半导体芯片加征进口关税,甚至要求企业本土生产和海外进口的芯片数量保持1:1比例。

如此看来,美国对芯片技术的管控,其实是越来越严了。
英伟达太难了
要说这波政策变动里最委屈的,怕是英伟达了,这家公司在华盛顿的处境一直有点微妙。
特朗普就职典礼的时候乐天盈配资,亚马逊的贝索斯、Meta的扎克伯格都去捧场了,唯独英伟达CEO黄仁勋没收到邀请。

他后来虽然也和特朗普见了面,聊了芯片出口管制的事,但特朗普除了夸他是“很棒的绅士”,没透露任何实质内容,反而提了一嘴“美国最终将对芯片征收关税”。
为了符合美国的出口管制要求,英伟达也是费了不少劲。
他们专门设计了H20芯片,就是H100的降规版,本来想靠这个保住部分市场。
可后来有消息说,他们通知供应商暂停生产H20,黄仁勋还回应说已经准备了大量库存,就等客户订单。

这操作看着都让人着急,本来想靠降规版突围,结果市场反应也不如预期。
更让人头疼的是,英伟达刚给韩国发了26万片Blackwell芯片,特朗普的禁令就来了。
这订单刚落地,政策就变天,英伟达夹在中间别提多难受了。
一方面要听美国政府的话,不能随便出口先进芯片;另一方面,全球市场份额不能丢,只能想着再推出更便宜的简化版芯片,专门面向受限市场。

搞不清他们到底是该优先服从政策,还是保住海外客户,这种两难处境,怕是只有他们自己最有体会。
国际连锁反应
特朗普这道禁令,不光让英伟达头疼,还牵扯出了一系列国际连锁反应。
韩国作为刚拿到26万片芯片的国家,处境也很尴尬。

他们的企业比如三星电子,本来盼着靠这些芯片推进AI业务,结果现在美国突然说不让出口先进版本,后续合作能不能顺利进行都是个未知数。
而且韩国很多产业依赖对华出口,完全跟着美国的节奏走,自己的经济也会受影响,所以他们也没明确表态要完全配合美国的管制。
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让不少国家加快了自主研发的脚步。
就拿中国来说,国内企业一直在发力国产芯片,之前已经有企业推出了高性能AI芯片,填补了不少技术空白。

还有一些普惠型AI视觉芯片,也实现了量产,慢慢进入了头部企业的供应链。
很显然,你越不让用,人家越要自己搞,技术壁垒迟早会被打破。
欧盟那边也没闲着,他们启动了“投资人工智能”倡议,计划砸重金建超级工厂,就是想打破美国对高端算力的垄断。
他们还明确反对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觉得这限制了自己企业的技术获取。
如此看来,美国想靠封锁技术保持领先,并非明智之举。

现在全球科技产业链是相互依存的,你不让别人用你的技术,别人就会自己研发,最后反而会让美国失去国际市场。
说到底,特朗普的禁令本质上还是技术霸权的体现,想靠限制核心技术来巩固自己的优势。
但对英伟达来说,长期在政策夹缝中妥协,未必能保住长久的发展。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技术和市场,一味服从政策限制,可能会错过很多发展机会。

而对全球科技行业来说,这种封锁只会加速产业链的重构。
各国都会更加重视自主研发,减少对单一国家技术的依赖。
毫无疑问,科技发展的脚步是挡不住的,你可以限制芯片出口,但限制不了创新的想法和努力。
未来的科技竞争,终究还是要靠技术实力说话,靠封锁和限制,怕是很难走到最后。

后续特朗普的禁令会怎么执行,英伟达又会怎么应对,还得慢慢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乐天盈配资,技术垄断的时代早晚会过去,开放合作才是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
尚红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